2007年5月22日至23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并在增强和深化双边经济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这体现了()
A. | 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B. | 中美两国存在合作的基础 |
C. |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D. | 中美是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力量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有
A.供求关系 | B.价格机制 | C.竞争机制 | D.宏观调控 |
材料一: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年 份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比上年增长(/%) 4.3 3.8 2.1 4.2 4 4.3
注:从1998年到2003年,6年来农民总收入增长了532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总收入增加3312元。
材料二:2004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据分析,受2004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出售农产品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扣除农业生产资料上涨因素,全年农民收入预计可实现增长5%的目标。
材料三:依据200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各级政府一方面向农民发放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实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2004年已经有8个省市率先取消了农业税。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三则材料之间有何关系?
(3)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材料一:用户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海尔公司领导立即召开各部门人员参加的现场会,将有问题的冰箱全部砸毁。
材料二:海尔职工为顾客上门服务时,连顾客的茶水都不喝,不给顾客添麻烦,真正做到了“真诚到永远”。
材料三:目前,海尔在国内、美国、欧洲等地的制造和销售公司生产的高质量、个性化设计的产品,赢得了当地市场。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海尔集团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背景材料: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辨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仍较薄弱,农民增收困难。财政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予以大力支持,并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向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二是要调整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并向农村倾斜,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
(1)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2)财政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可以发挥哪些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