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光电检流计的示意图,在检流计的转轴上固定一块小平面镜M,当无电流通过线圈Q时,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细光束,通过小孔O垂直射到镜面上,反射后恰好射在刻度盘中心O处,刻度盘是在以镜面中心为圆心的水平圆弧上.已知线圈转过的角度与通过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即θ=kI,k=1度/微安.如果有某一电流通过线圈时,光点从O移到P点,OP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30°,则通过检流计的电流为_________μA.
(I)“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套。
B.其中一根细绳套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钩码个数、细线的方向、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绳套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两次结点位置重合,记录;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备有器材:A.长木板;B.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纸带;C.细绳、小车、砝码;D.装有细砂的小桶;E.薄木板;F.毫米刻度尺;还缺少的一件器材是 。
(2)实验得到如图(a)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B、C间距s2和D、E间距s4已量出,利用这两段间距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
(3)同学甲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b)所示a—图线,从图线可得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为 kg;(g取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同学乙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图(c),从图线可知乙同学操作过程中可能
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砝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砝码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砝码m1拖着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从纸带上的获取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b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纸带中的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连续选取计数点1、2、3、4、,且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l=50g.m2=150g,(以下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3时的速度= m/s.
(2)在打” 0”点到” 3”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k= J系统势能减少ΔEp=______ J(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
(3)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
A.绳的质量要轻; |
B.绳子越长越好; |
C.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 |
D.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
要测绘额定电压为2V的日常用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供选择的器材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3.0V,内阻可不计) |
B.电压表V1(量程为0~3.0V,内阻约2kΩ) |
C.电压表V2(0~15.0V,内阻约6kΩ |
D.电流表A1(0~0.6A,内阻约1Ω) |
E.电流表A2(0~100mA,内阻约2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值10Ω)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值2kΩ)
(1)为减少实验误差,实验中电压表应选择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_(填各器材的序号)
(2)为提高实验精度,请你在如图a中设计实验电路图
(3)根据图a,在图b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
(4)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c所示,则该小电珠的额定功率是 w,小电珠电阻的变化特点是 .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金属丝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图中读数为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为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