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从文化的角度看,下列关于“三个面向”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
| B.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 |
| C.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近4年努力,于2005年10月在国际上首先研制成功表达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双价疫苗。这一事实说明
| A.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的 |
| B.不可知论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
| C.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 D.哲学是具体科学存在的基础 |
不同意识之间最重要的差别是
| A.正确意识与错误意识的差别 |
| B.是否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差别 |
| C.对客观事物如实反映和歪曲反映的差别 |
| D.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的差别 |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回答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和艰苦繁重的国内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的、勇敢的迎接新考验、新挑战,做出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它体现的唯物论哲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事物的因果联系要求我们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和自觉性
| A.①② |
| B.①③ |
| C.②③④ |
| D.①②③④ |
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
|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 |
|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
| 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 |
|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
2006年12月26日,台湾南部海域发生7.2级强地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虽然能对地震等灾害性自然现象作出预测,尽可能地消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影响,但却不能完全消灭它。这充分说明 ( )
| A.自然界是不可改造和利用的 |
| B.地震的发生是无规律可循的 |
| C.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