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 )
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③独立自主、不怕牺牲 ④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囧”、 “槑”等一个个十分生冷的字,通过互联网竟然能在一夜之间火得烫手。虽然其在网络上的含义与其原来的含义相差甚远,但因为表达起来方便、形象,深得网友热捧,但同时,网络生僻字的不规范使用也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的担忧。下列观点与这一社会现象所蕴涵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④骐骥长于日行千里,雄鸡长于报晓司晨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2010年楼市“疯狂”,“房价将继续上涨,房价将彻底崩盘,房价将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说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 |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 D.认识的形成受主客体因素的影响 |
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绚烂舞台上,“跳舞”的“小球矩阵”、能够从“花朵”变幻成“地球”造型的机械装置、可以让70多人集体升空的威亚特技…不仅让人眼花缭乱,更让人惊奇。蕴藏着高科技元素的精彩表演体现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科学相结合 |
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 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C.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2009年7月22日,全球约有3亿人左右有幸观测了三百年一遇的太阳和月亮演绎的古老、亲密拥抱——日全食。回答问题。对于这次日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全球及我国许多的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继2009年夏天出现日全食之后,2010年1月15日出现的日环食再次点燃了人们的“追日”热情。实际上,太阳、地球、月亮都在运动,但是大自然却呈现给人们的是月亮从静止的太阳下经过,从而掩盖了太阳的光辉。日食的形成能够印证
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D.物质运动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