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
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
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下列不能正确反映表所提供的信息的一项是

A.科技发明转化为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
B.科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新产品的研制
C.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D.科技发明过分依赖市场,由发达国家主导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王平 B.李辛 C.张义 D.赵洋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 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B.科技现代化 C.政治民主化 D.国防现代化

从适应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农政全书》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