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持这种观点的人犯了_________错误。( )
| A.“守旧主义” | B.“封闭主义” |
| C.“民族虚无主义” | D.“历史虚无主义” |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钢材消耗为美国的5.8倍、日本的2.7倍。资本要素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为61.6%,美国为19.7%,日本为23.8%。这些数字表明( )
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 ②主要依靠增加大量投入的增长方式导致经济高速增长是每个国家的最佳选择 ③我国经济仍处于粗放型阶段 ④单位产品消耗高是目前我国经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人们常呼吁要立法保护私有财产,其实在转型经济中最容易受到损害的恰恰是国有和集体资产。资产评估过程中的低估或漏估本身已是对国有资产的损害,但在资产转让过程中也有种种方式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 )
| A.把对国有资产的保护置于私有财产之上 |
| B.停止国有资产的转让 |
| C.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由国家直接经营国有资产 |
| D.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市场报》发表文章指出:热衷“克隆”品牌的老板们都认为,国外的品牌就是比国内的品牌好卖,不取个洋名就不好销。“克隆”品牌或许一时能赢得较好的市场回报,但是更应该看到,这种“克隆”不是着眼于夯实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培育核心竞争力,而纯粹是为了眼前利益才“照虎画猫”。企业应重视提高创新能力,用科技夯实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培育核心竞争力。这是因为( )
| A.只要掌握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提高 |
| B.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用十分直接 |
| C.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
| D.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所以发展国民经济,企业越多越好、越大越好。这种观点( )
| A.肯定了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 B.否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 |
| C.反映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基本特征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规律 |
| D.实际上是忽视经济效益,片面追求产值的粗放型发展路子 |
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的人,如想买电脑,首先会想到一些著名品牌,比如康柏、戴尔、IBM等。但中国就不是这样,这里有一个叫联想的牌子。由1984年贷款20万元人民币的初期投资到2002年的年营业收入30亿美元,联想走过了一条从代理外国品牌产品到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依靠高科技求发展的道路。这表明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 )
| A.运用高科技,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
| B.增加设备,扩大投资,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 |
| C.把企业组成大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 |
| D.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