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从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到欧洲中世纪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以及18、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品,都体现了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
请问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构想,旨在为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而这一构想同时也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可以为所有沿线国家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运用“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项目
注:2013年,我国人均GDP约6767美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以上的增速。
揭示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其积极生活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也将导致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这一现象被称为“人口红利”。
(1)概括图表中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所学知识,请就解决图表中存在的问题向政府献计献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材料二:在我国国有资产体量最大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正在推进。发展混合所有制正成为这一轮改革的重要路径。多地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截至目前,已有四川、黑龙江、天 津等超过20个省市国资委出台地方国企改革相关文件,从已经公布的地方国企改革方案来看,引入非公经济,改变过去国资“一股独大”的局面成为本轮地方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其中,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都明确提出将采取市场化的混改方式。
(1)结合材料,说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为什么要把发展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
(2)面对新一轮改革,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做到趋利避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投资、出口和消费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为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趋势,国家发改委以调结构、补短板,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为抓手,研究提出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等七大类重大工程包。截至2015年5月底,七大类重大工程包中已组织实施了 221个项目、33个专项,累计完成投资3.1万亿元。在此基础上,发改委又进一步推出“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型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四个新的重大项目工程包,初步估计,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投资将完成3000亿元,超过2014年水平,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有效投资,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分析国家推出重大项目工程包投资对经济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2)重大工程建设资金如何落实?请你为此出谋划策。(至少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