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9年两会最大的特点是,民生经济类话题成为热点中的热点、焦点中的焦点。
| 亮点 |
内容 |
| 民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
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民生领域的投资受到更为明显的关注。 |
| 民生工程进度提速 |
政府工作报告在诸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中,列出了一个个明确的“时间表”。 |
| 改善民生问题规划更加系统 |
教育和医疗在民生问题中占据的分量格外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和医疗问题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规 划。 |
| 惠民政策更加细致 |
政策越细致,越容易落到实处。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举措,考虑十分细致。 |
| 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
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事实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改善民生同样也是对经济的一种促进。 |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亮点”
(1)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处理民生问题上的“民生亮点”体现了哪些辩证法思想?
材料二 “保增长、扩内需”是2009年政府工作的主题,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不单是国家和企业在思索,作为社会 元素的个人同样时刻关注着事件的发展,有的人说要发放消费券刺激内需,也有人说增加政府财政投资,但更多的人认为要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外贸依存度。
(2)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近”成为2009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两会与老百姓更近了。互联网上,“有话问总理”、“代表面对面”、“农民工手机报”等栏目拉近了网民与两会的距 离。而此前总书记和总理的“网络问政”,更成为3亿网民“网络议政”的动力。上百万次的点击、数以万计的留言,见证着网民参与两会的热情。两会与世界更近 了。尽管是一次没有换届选举的例行会议,但今年的两会却引来了世界的更多瞩目。此次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达800多名,一些西方主流媒体派出记者的人数也都 超出了往年的规模。这不仅表明奥运会后中国对外国记者越来越开放,更表明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
(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分析“近”成为2009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的原因。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
①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有专家指出:现代人压力大,幸福感低迷,需要从中寻找新的“解毒剂”,这是《泰囧》能够雅俗共赏获得成功的原因,它体现了不同阶层对幸福感的追求.这说明
①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②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 大众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3年1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 ”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中国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中国进入文明时代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一手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随意调换位置,这首诗可能就不在别有情趣了,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 A.抓主要矛盾 | B.树立创新意识 |
| C.注重量的积累 | 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