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9年两会最大的特点是,民生经济类话题成为热点中的热点、焦点中的焦点。
亮点 |
内容 |
民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
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民生领域的投资受到更为明显的关注。 |
民生工程进度提速 |
政府工作报告在诸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中,列出了一个个明确的“时间表”。 |
改善民生问题规划更加系统 |
教育和医疗在民生问题中占据的分量格外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和医疗问题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规 划。 |
惠民政策更加细致 |
政策越细致,越容易落到实处。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举措,考虑十分细致。 |
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
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事实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改善民生同样也是对经济的一种促进。 |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亮点”
(1)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处理民生问题上的“民生亮点”体现了哪些辩证法思想?
材料二 “保增长、扩内需”是2009年政府工作的主题,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不单是国家和企业在思索,作为社会 元素的个人同样时刻关注着事件的发展,有的人说要发放消费券刺激内需,也有人说增加政府财政投资,但更多的人认为要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外贸依存度。
(2)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近”成为2009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两会与老百姓更近了。互联网上,“有话问总理”、“代表面对面”、“农民工手机报”等栏目拉近了网民与两会的距 离。而此前总书记和总理的“网络问政”,更成为3亿网民“网络议政”的动力。上百万次的点击、数以万计的留言,见证着网民参与两会的热情。两会与世界更近 了。尽管是一次没有换届选举的例行会议,但今年的两会却引来了世界的更多瞩目。此次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达800多名,一些西方主流媒体派出记者的人数也都 超出了往年的规模。这不仅表明奥运会后中国对外国记者越来越开放,更表明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
(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分析“近”成为2009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的原因。
一个普通的苹果在田头的价格不过几元,加工成苹果汁、苹果醋、苹果干之后身价倍增;而如果是一个有品牌、有“身份”,甚至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苹果,身价则会大大提高。这表明
①加快产业融合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②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③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有利于提高产品价格
④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5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第1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说,中俄两国将提高本国货币在双边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并成立联合投资和银行机构。这些举措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①加速两国货币的国际化,使两国物价保持稳定
②促使两国货币自由流通,推动两国货币走向统一
③扩大两国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空间范围
④降低双方在贸易过程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王某在美国留学,拟购买一台手提电脑,用美元现金或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结算。如王某使用信用卡,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现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假设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王某的理性决策是
A.延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 B.即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
C.即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 D.延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基本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持续加大。为了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益水平,国家决定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这不免引起许多人的担忧。 其担忧的合理性在于
①股票投资的风险性大于其收益性
②养老金投资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③养老金盈亏直接影响人们未来收人预期
④股市的高流动性决定了其收益的不确定性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央行宣布,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上周五经历股市暴跌后,央行的这次降准被投资者们视为股市的“救市主”。不考虑其它因素,这一说法的合理传导路径是
A.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储户利益受损—存款大量搬家—股市投资增加 |
B.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企业盈利—股票价格上升 |
C.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储户消费支出增加—拉动经济增长—股市迅速上扬 |
D.货币价格下降—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实体经济增长预期增强—股票价格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