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09年两会最大的特点是,民生经济类话题成为热点中的热点、焦点中的焦点。

亮点
内容
民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民生领域的投资受到更为明显的关注。
民生工程进度提速
政府工作报告在诸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中,列出了一个个明确的“时间表”。
改善民生问题规划更加系统
教育和医疗在民生问题中占据的分量格外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和医疗问题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规 划。
惠民政策更加细致
政策越细致,越容易落到实处。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举措,考虑十分细致。
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事实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改善民生同样也是对经济的一种促进。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亮点”
(1)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处理民生问题上的“民生亮点”体现了哪些辩证法思想?
材料二  “保增长、扩内需”是2009年政府工作的主题,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不单是国家和企业在思索,作为社会 元素的个人同样时刻关注着事件的发展,有的人说要发放消费券刺激内需,也有人说增加政府财政投资,但更多的人认为要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外贸依存度。
(2)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近”成为2009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两会与老百姓更近了。互联网上,“有话问总理”、“代表面对面”、“农民工手机报”等栏目拉近了网民与两会的距 离。而此前总书记和总理的“网络问政”,更成为3亿网民“网络议政”的动力。上百万次的点击、数以万计的留言,见证着网民参与两会的热情。两会与世界更近 了。尽管是一次没有换届选举的例行会议,但今年的两会却引来了世界的更多瞩目。此次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达800多名,一些西方主流媒体派出记者的人数也都 超出了往年的规模。这不仅表明奥运会后中国对外国记者越来越开放,更表明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
(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分析“近”成为2009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的原因。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

A.坚持了公民权力至上的原则
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异
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

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

A.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B.牲畜毁坏他人农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D.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从2011年9月开始,一场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民众抗议运动从纽约爆发,随即蔓延全美。该运动最突出的口号是“99%反对1%”。所谓“1%”指占据社会财富40%的美国超级富豪与权势阶层,他们引发了金融危机还得到政府巨额救助;99%指无权无势的民众,他们承受了金融危机的苦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资本主义国家并非“超阶级”的国家
B.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已逐步失效
C.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秩序已无法维持
D.资本主义国家只为某个利益集团服务

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这一规定(  )

A.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B.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

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  )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 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 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