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线圈的面积S=1×10-5 m2,匝数n=100,两端连接一电容器C="20" μF,线圈中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按="0.1" T/s增加,则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_____________C.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首先要按甲图接线,以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当闭合开关S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不通电时电流表指针停在正中央;然后按图乙所示将电流表与副线圈B连成一个闭合回路,将原线圈A、电池、滑动变阻器和开关S串联成另一个闭合电路。则在图乙中:(填“向左”、“向右”或“不”)

(1)S闭合后将螺线管A插入螺线管B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将__________偏转
(2)线圈A放在B中不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指针将__________偏转
(3)线圈A放在B中不动突然断开S,电流表指针将____________偏转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测力计
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需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正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下列给出的材料中应选择作为摆球与摆线,组成单摆。
A.木球 B.铁球C.柔软不易伸长的丝线D.粗棉线
(2)在测定单摆摆长时,下列的各项操作正确的是
A.装好单摆,抓住摆球,用力拉紧,测出摆线悬点到摆球球心之间距离
B.让单摆自由下垂,测出摆线长度再加上摆球直径
C.取下摆线,测出摆线长度后再加上摆球半径
D.测出小球直径,把单摆固定后,让小球自然下垂,用刻度尺量出摆线的长度,再加上小球的半径
(3)实验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
C.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值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n+1)次

(4)实验中测量得小球的直径的示数如左图所示,图中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则小球的直径d为mm。用秒表记下了单摆振动50次的时间如右图所示,由图可读出时间为s。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用刻度尺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P′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在滑槽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多选)

A.h的测量 B.H的测量
C.l的测量 D.x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和求平抛初速度v0。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_____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调节斜槽末端_____________和木板竖直,记下抛出点O和过抛出点O的竖直线;
C.用刻度尺测量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0=_____________计算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对多个点求v0的值,然后求其平均值;
D.取下白纸,以抛出点O为坐标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平滑曲线描绘平抛轨迹。

(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只需排列序号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