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978年到2006年我国GDP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
项目年份 |
全国GDP (亿元) |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
1978 |
3624 |
138 |
405 |
2006 |
209047 |
3578 |
11759 |
增长幅度 |
57.7倍 |
25.9倍 |
29.0倍 |
材料二 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上海人均GDP达到57310元,贵州则只有5750元,相差近10倍。收入最高行业(计算机软件)是最低行业(农林牧副渔)的5.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新疆的2.3 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甘肃的4.6 倍。
材料三 2006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社会和谐,必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⑴材料一、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⑵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有什么内在联系?
⑶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11日,美国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这一特保措施可能导致中国损失10亿美元出口额和10万个就业岗位。商务部依照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启动了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材料二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11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同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伙伴关系。
结合材料,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如何正确认识中美关系。
2010年4月22日,国土资源部等单位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隆重纪念第41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倡议: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寸土地,珍惜每一份资源,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节省一张纸,节约一滴水,把节约资源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使其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让低碳生活成为社会风尚。
请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同时,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认真加以解决。我们坚信,经过我们自己的艰苦努力,加上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请运用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分析入世1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道路。
《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西部某地政府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到东部地区招商引资,但满以为可以引来金凤凰,结果却一无所获。该地领导通过深刻反思和广泛调查,决定调整思路:根据本地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大力治理环境;引导农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草药种植,并加强技术服务;还聘请高新技术人员,办起了高新制药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电信和服务业。三年下来,不仅使农民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甩掉了贫困帽子,实现了小康,而且也使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请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该地政府思路的调整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