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材料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人民群众在基层民主政治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上升为政策,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
结合材料,根据要求回答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监督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行使这些权利有何政治意义?
材料一进入新世纪,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生产力的国际化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跨国公司加速发展。据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每天交易额已达到1.7万亿美元,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收入达到2.334亿美元,2009年增加到数万亿美元。
材料二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字显示,如果按人均GDP水平把全世界的国家分成5等份,人均GDP水平属于最高的20%的国家与人均GDP水平属于最低的20%的国家之间的差距,1987年是57倍,1997年扩大到92倍,尤其令人忧虑的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差距更为悬殊,“数字鸿沟”在不断扩大。“新经济”至今只是一种“富国现象”,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信息贫困”之中。
(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2)结合我国实际,说明我们如何应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
去年1—8月份CPI累计同比上涨4.2%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析食品价格的上涨对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
(2)针对连创新高的CPI涨幅,国家可以运用哪些宏观调控手段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
2011年1月4日至1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西班牙、德国、英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新年伊始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重大出访活动。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李克强副总理的出访将对继续推进中欧关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专家分析认为,2011年中欧关系将会进入更加务实的阶段,特别是双方经贸合作有望不断深化和拓宽。
(1)简要说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说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原因。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目前,“室内环境污染”成为继“煤烟污染”和“光化学污染”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空气污染问题。调查统计,人们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平均占66%,由此可见,不良的室内空气对人类健康造成最直接的伤害,伤害最大的是呆在室内时间最长的人-----老人和小孩。我国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平均每天大约死亡304人。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厨房的油烟等,工厂排放废气、废水,医用废物等也相当常见。
(1)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之一。请谈谈应怎样树立和遵守社会公德。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避免受到“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的伤害。
材料一:2011年1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演讲。他指出:“要加强对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规划,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尤其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交往,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动,让中美友谊后继有人。”
材料二:2011年1月22日,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从1979年邓小平访美开启了中美合作新篇章开始,中美合作关系尽管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曲折和困难,但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为中美两国的发展,为世界和地区的繁荣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中美要做伙伴而非对手是双方共同利益的需要,已成为双方的主流民意。是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期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1)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加强与美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
(2)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美为什么要做伙伴而非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