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物权法草案,成为我国第12部在通过前向全民公开征求意见的法律。物权法的制订过程,堪称近来我国“开门立法”的典范。在16天内,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收到各地群众对物权法的修改意见6515条。让公民参与立法听证,有利于( )
① 提高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程度
② 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和提高公民的主人翁意识
③ 体现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
④公民直接行使国家立法权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正义不仅应当被发现,还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被发现。”为了确保把人民的权利用来为人民谋福利,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
| A.政府自觉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
| B.政府严格依法行政 |
| C.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
从监督体系来看,行政监察与群众监督分别属于()
| A.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
| 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
| C.法制监督、民主监督 |
| D.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这里的“民意”与“决策”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②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③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要求,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
④只要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就能做到决策的科学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对于公民来说,凡法无禁止就是自由的;而对于政府来说,凡法无授权就当禁止。”这段话表明()
| A.政府的权力小于公民的权利 | B.政府转变职能的条件 |
| C.政府简政放权的表现 | D.政府依法行政的体现 |
政府行使权力时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外,应当公开其行政管理的内容,同时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这要求政府依法行政要做到()
| A.合法行政 | B.程序正当 | C.高效便民 | D.权责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