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
|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
|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
|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 A.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
|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
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8月底 |
9月中旬 |
12月底 |
|
| 人民公社(个) |
8730 |
16989 |
26578 |
|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 |
3778 |
8122 |
12325 |
|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 |
30.4 |
65.3 |
99.1 |
|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 |
4328 |
4781 |
4637 |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 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他的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 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 | 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 |
| C.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 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 |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由良田起程,至郴州,一路民众欢迎,鞭爆劈拍之声,不绝于耳。出村远道恭候,该地农民协会,组织尤为整齐……将来革命成功,当推湖南第一,而军人尚在梦中,可胜太息。”据此判断,该日记应写于()
| A.五四运动时期 |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符合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 B.反映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
| C.表达了国共合作的意愿 | D.宣扬了民主自由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