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6-3-18所示,电容器PQ的电容为10 μF,垂直于回路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以5×10-3 T/s的变化率均匀增加,回路面积为10-2 m2.则PQ两极电势差的绝对值为_______V,P极所带电荷的种类为_______,带电荷量为_______C.
图16-3-18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 |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
(3)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
F/N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a/m·s-2 |
0.10 |
0.20 |
0. 28 |
0.40 |
0.52 |
②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某同学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物体质量m(kg) |
物体的加速度a(m/s2) |
物体质量的倒数1/m(1/kg) |
1 |
0.20 |
0.78 |
5.00 |
2 |
0.40 |
0.38 |
2.50 |
3 |
0.60 |
0.25 |
1.67 |
4 |
0.80 |
0.20 |
1.25 |
5 |
1.00 |
0.16 |
1.00 |
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m图象和a-1/m图象。
(2)由a-m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
由a-1/m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
(3)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研究平抛运动,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________
A.实验时,让小球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
B.尽量减小钢球与斜槽间的摩擦
C.使斜槽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2).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1.2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m/s;
②小球运动到B点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是_________ m/s;
实验题
(1)如图,螺旋测微器示数为mm,游标卡尺示数为mm.
(2)某同学在使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某一电阻阻值,选择开关指在“×100”欧姆档,指针指示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是Ω;
(3)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阻小于1.0Ω)
B.电流表A1(量程为0~3mA,内阻Rg1=10Ω)
C.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Rg2=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R2(0~200Ω,1A)
F.定值电阻R0(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个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图所示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该选(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图乙是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I1-I2图像(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且I2的数值远大于I1的数值),则由图像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若将图像的纵坐标改为,则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的物理含义即为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确定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________的图象.
(3)如图(a)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