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色法测定物质浓度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必须预估待测液可能的浓度范围,以便配制标准色阶 |
| B.比色法只能粗略测量溶液浓度,不如滴定法精确 |
| C.目视比色要求待测物有灵敏的显色反应 |
| D.配制色阶越多,色阶浓度差越小,比色测定的结果就越精确 |
为测定某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仪处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2H5OH | B.![]() |
| C.CH3CH2CH2COOH | D.![]() |
烷烃
是单烯烃R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有
| A.4种 | B.7种 | C.6种 | D.5种 |
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一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不考虑顺反异构)理该上最多有()
|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描述
分子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B.一分子该物质能与6分子H2加成 |
| C.最多有18个电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 |
| D.分子式为C11H6ClF3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乙烯分子组成和结构推测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通式为CnH2n |
B.乙烯的电子式为:![]() |
| C.从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知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发生断裂 |
| D.乙烯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甲烷不同的原因是乙烯的含碳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