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7日,三峡水库成功实现156米蓄水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使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通航功能得到了全面发挥。这说明 (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应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人们创造联系,形成新的联系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山西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基础上被审议通过,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地已达38处。据此回答12-13题。
12.五台山此次耗资5亿申遗,其目的是保护五台山这一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资源遗存的圣地。保护这一圣地有利于( )
①迅速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树立和改善景区的整体形象,更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和交流
③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提高五台山自然与文化名胜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这句话主要表明文化遗产( )
A.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
B.可以充分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给予保护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人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D.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
2009年8月文化周刊载文指出《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不是简单重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而是力图通过这段历史让人思考不同人对待战争、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这样的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这说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 B.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D.应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振兴,教育要先行”,这些话表明
A 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B 教育是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
C 要把教育摆在中心发展的战略地位 D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干部,小岗村原第一书记沈浩,扎根基层群众,竭诚为民服务,鞠躬尽瘁,六年苦干,直至献出年仅45岁的宝贵生命,沈浩身上的美德
(1)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追求 (2)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
(3)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 (4)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奉行的道德规范
A(1)(2)(3) B (2)(3)(4) C (1)(2) (4) D(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