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出席峰会,阐述了中国政府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下列两幅图能反映出的信息有(   )
   
图1                 图2
注:图1: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图2:被石油污染的海鸟。
①工业发展迅速     ②环境遭受污染     ③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④要大力发展环保科技,尽力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虽然中国政府不堪一击,但是其民众力量惊人;最为可忧的是,这些民众在保家卫国中那种不顾一切的意识。瓜分中国,即意味着我们将被无休止地纠缠在你死我活的恐怖中。”使西方国家得出以上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中爱国官兵的坚决抵抗
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斗争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D.太平天国运动对侵略者的打击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除了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经济掠夺等方式之外,西方列强还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文化侵略。传教、创办报刊、兴办学校医院等都是其文化侵略的主要方式。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西方的文化侵略在客观上()

A.助长西方侵略中国的气焰 B.摧毁中华传统文化
C.传播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文化 D.奴役中国人民的精神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有学者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济主义的一部宪法,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这里的“特殊政治环境”是指()

A.共和派以一票多数的微弱优势通过宪法
B.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
C.君主派实力超过共和派
D.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