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任务。这是因为
| A.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
| B.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 |
| C.文化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
| D.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
2014年7月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这体现了()
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
③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社会发展 |
|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
|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中国大运河项目也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文化遗产是()
①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5月4日,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在谈到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时,他生动地形容,青年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因此,要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在青年时期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强制的 |
|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
| C.优秀文化能够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
“亲,外面好冷,请随手关门!”这是某校一教室门口贴出的小标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
| B.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 C.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