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被真正认识的时候,社会上一度出现过“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在认识了这个问题之后,党和政府不仅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各项待遇,而且允许和鼓励把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于是我国又出现了“知本经济”“智本经济”的说法。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①正确的分配政策对生产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6月,在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21项文化遗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有中国与哈萨克斯、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和中国的(

A. 苏州园林 B. 南京明孝陵 C. 扬州瘦西湖 D. 大运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彻底洗刷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A. 60周年 B. 65周年 C. 70周年 D. 75周年

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②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③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逆水行舟,一篱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量变不会引起质变
B. 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C. 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生
D. 任何事物的量变引起的质变都是前进上升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