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P、Q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P、Q两点有重合于R点的现象。读图回答9~1l题。
9.一年中,R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
A.23° B.43°
C.47° D.57°
10.该日P地的昼长为 ( )
A.6小时 B.9小时 C.12小时 D.18小时
11.该日后,若P点位置向东接近R点,则太阳直射点 ( )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D.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
A.方言区 | B.旱作农业区 | C.城市经济区 | D.东亚文化区 |
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 B.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
C.区域具有明确的界线 | D.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
读图“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 图中虚线处两个界面的名称:AB间:面、BC间:面。
(2) 三个圈层名称:A:B:C:。
(3)A、B、C三个圈层中,横波不能通过的是层,软流层位于层之中。
(4)A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
圈、圈、圈。
读下图,回答题。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
A.庐山 | B.喜马拉雅山 | C.华山 | D.泰山 |
读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题。图1所示地貌名称为( )
A.冲积扇 | B.沙丘 | C.三角洲 | D.沙丘 |
图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 B.风力堆积 |
C.流水侵蚀 | D.流水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