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 B.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 |
C.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平等 | D.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
(2013·海南卷)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3·江苏卷)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就需要我们
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②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④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有人把一块关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似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 “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