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或者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57.6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2.4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47.8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5.40%,污染减排继续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和企业在污水处理、脱硫设施运行等方面存在问题。2009年下半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启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落实年度节能目标。
练习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为我国实现经济低碳化出谋划策?( 4分 )
(2)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政府的节能减排举措。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江、汉江横贯武汉,过江交通一直是交通难点。2002年10月,武汉对过江车辆实行年票制,小轿车被强制性购买年票980元。时至今日,武汉市机动车日过江交通量35万余车次,为2000年的2.5倍,过江通道严重超负荷运转,城区主干道车满为患。为限制车流,倡导绿色出行,减轻“六桥一隧”的还贷压力,武汉市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启用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这次起用ETC以后,对通过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晴川桥、月湖桥、长丰桥和武汉长江隧道“六桥一隧”的车辆,按“多用多缴费,不用不缴费”的原则,梯次收费,实行计次征收通行费。小轿车至大货车等不同车辆通行相关桥梁和隧道,每次按约8-40元收取费用。同时,对使用这些通道较多的车辆,采取优惠年票制的办法征收。ETC收费实施后,包括“老三桥”在内的交通拥堵已大大缓解。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武汉市政府实施过江、过桥收费新办法的合理性。

袁隆平院士对待金钱的看法是:人要生活、生产,钱是重要的,但来路要正。钱是拿来用的,但不要奢侈,不要浪费,该用的钱要用,也不要小气,不该用钱的就不用。所以,平时的袁老穿衣朴素大方。
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的知识评析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

2011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贫易组织10周年的日子.10年风雨10年跨越,辉煌成就令人鼓舞,深刻启示弥足珍贵.加入世贾组织,扩展了我国发展的国际空间,极大地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产业升级,护大了就业总量,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向世界敞开大门,不仅惠及我国13亿人民,而且给世界带来了繁荣发展。10年过去,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放缓;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劳动力等资源比较优势正在减退,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约束强化,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日显紧迫.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我国如何提高对外
开放水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
材料一
解决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靠科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健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继续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项目.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材料二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时、11票弃权,表
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在此
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最后表决的个税法修正
案将起征点由原定的3000元提高至3500元,“枕级”由修改前的9级调整为7级,以利
于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辩证法知识,对国家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加以分析说明。
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龙文化,上下8000年,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向心力.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凡是世界上华人聚集的地方,总能看到龙的身影,龙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标志,龙文化得到了世代传承和弘扬.
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今天对龙文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