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   
--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
--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 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1.为什么说2008年度的中央财政预算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
3.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系统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课后做题。而近年来,源自美国、风靡全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方式,教师课前录制一段微课视频,上传云服务器,学生先学视频并完成练习,把学习中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课堂上教师不再面面俱到讲授,主要聚焦解决问题,师生互动探究,使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l)下列典故中与翻转课堂运用的思维方法相似的是(4 分)

A.揠苗助长 B.守株待兔 C.司马光砸缸 D.纸上谈兵

(2)依据材料,运用思维创新的知识,说明翻转课堂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6 分)

(4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 年 3 月,教育不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鼓励学校充分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某中学拟定教育活动方案,节选如下:

(l)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弘扬闽商“善观时变,顺势而为”精神的依据。(12 分)
(2)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角度,解读闽商“敢冒风险,爱拼会赢”精神。(9 分)
(3)有同学认为,领会了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也就领会了中华民族精神。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评析该同学观点,并指出评析过程所应用的辩证思维方法(答一种方法即可)。(12 分)
(4)运用《政治生活》“公民”的有关知识,结合表中“教育重点”内容,为青年学生如何共筑中国梦提出三条建议。(9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反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价值。
材料二到东盟国家投资设厂已成为目前广东乃至全国众多企业的有利选择。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关系是友好的,彼此都主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在经贸、农业和环保科技方面有许多双边交流合作,互利互惠。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简述我国应怎样处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材料三 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量为4.5册,日本为40册,以色列为64册,目前很多国家都已对阅读进行立法,如美国《卓越阅读法》,韩国《读书振兴法》等。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民阅读战略写入党的政治报告,据报道,我国全民阅读立法也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阅读立法”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阅读水平。反对者则称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分别阐明赞成和反对的理由。
材料四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挂牌。目前,我国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海外学汉语人数已超过一亿。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为世界认识当代中国提供了重要途径。
(4)运用“文化的作用”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的重要意义。

2013年11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不能否定”进行阐释: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这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有重要指导意义。
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不能否定”阐释的现实意义。

甲午马年新春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引发公众关注与热议。 针对央视家风的调查,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现点和看法。
网友甲:家风就是勤勤恳恳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家风不在嘴上,家风在行动上。
网友乙:家风是一个小家庭或者大家庭所尊循或崇尚的风气和品质。家风既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
网友丙:弘扬家风,人格爱国第一,人无品格,行之不远。
网友丁:“家风正,则国正”。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对网友观点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