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编列的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有关民生投入的"清单":
--用于教育的投入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增长45.1%,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9.4%提高到11.83%。
--医疗卫生事业安排预算83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25.2%,占财政 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5.8%提高到6.3%。
--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投入2762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24.2%,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07年的20.12%提高到20.91%。
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使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至于人们将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称为"民生财政"。
1.为什么说2008年度的中央财政预算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2008年度中央财政预算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
3.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材料一: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论坛、博客表达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网络问政”渐成中国民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新途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民意。
材料二:小网站屡曝贪腐猛料多名官员因其丢官。从曝光警察“遛狗门“、行政人员上班时上网“偷菜”、“最牛高尔夫球协会”、到曝光“最牛房地产公司”,一起起引人关注的网络新闻,让浙江省温州市的民间网站www.703804.com在网民中迅速走红,被称为“最猛料网站”。当地领导称:小网站考验执政能力。
(1) 网民在网上反映真情、说实话,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种做法体现了公民行使哪些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有何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一,试分析网民参与“网络问政”的政治生活依据。(9分)
材料一某市为加快城镇化战略,需要拆迁一批民房,征用一批土地,但因拆迁户、征地户嫌补偿费低,协议不成,市政府便决定强制拆迁和征地。然而,“群众利益无小事”。某市政府的做法在当地引起民怨沸腾。(注: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590号令,公布并施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该条例的实施有利于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此类纠纷。(8分)
(2)结合材料二,政府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9分)
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不公平现象,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这些资源。规范学校收费使老百姓感受到公正,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重点讨论的内容。不少网站,开设专栏,让公众参与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公众的观点还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积极意义?
|
某居民小区居民,集体向消协投诉该小区物业公司收费不合理。消协法律专业人员认为,物业收费涉及众多业主的利益,应该召开价格听证会。物业负责人认为,他们收取的物业管理费是经过物价部门核准的,没有超出核准的收费范围。
基于上述情况,该市物价部门设计了一个价格听证会方案----
听证会主持人:该市物价局分管副局长,阐述本次听证会的主题。
听证会申请人:该市物价局主管科长,介绍物业收费方案。
物业公司指定的业主代表:对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公平性提出质询。
相关法律专家:从法律的角度阐述对该方案的看法。
(1)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该价格听证会方案的不合理处 |
修正建议及理由 |
材料一: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民享有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西藏人民始终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得列充分满足。
材料二:达赖集团和境内外分裂主义分子组织、策划、蓄意制造的拉萨‘‘3. 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而且严重危害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材料三:2008年4月29日,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宣判大会,对参与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的部分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宣判,对巴桑等30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