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C.辩证唯物主义 | D.历史唯物主义 |
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开始了月球之旅。26日控制中心对嫦娥二号卫星实施了降轨控制,卫星成功进入了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试验轨道,27日开始对月球虹湾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回答问题。月色的朦胧、娇美曾引发历代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嫦娥奔月”便演绎了一则美妙的神话。“嫦娥奔月”的美好神话
A.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 B.它的内容不是客观存在 |
C.它来源于文学家的创作灵感 | D.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
“月有阳晴圆缺,人在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
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 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
从“万户飞天”到嫦娥卫星奔月跨越近六个世纪。“人类探索月球的步子越走越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能指导人们正确的改造世界 | B.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
C.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 D.人类对太空的认识是无限的 |
嫦娥二号卫星对月球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人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月球表面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眼前。这表明
①仪器设备能延伸人的某些功能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人的认识总是具有局限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从哲学上看,这一标志的创作说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②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③是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人口众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回答问题。早在1957年马寅初就预见到人口众多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这说明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B.意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复制” |
当年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
在新的历史时期,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红利、破解老龄化社会的矛盾也凸显出来了。统筹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必须
①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 ②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重视真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这幅对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认识自然先于改造自然
③认识以实证和猜测为基础④真理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小王在家电市场购买了一款1780元的小一匹空调,而小李花3800元购买了同一品牌的同匹数的空调。两款空调价格不同的原因在于“节能”。两人的不同做法体现了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B.意识活动的主动性与选择性 |
C.世界物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 D.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
右边漫画《一根头发》反映的哲理有
A.事物的质变表现为新陈代谢 |
B.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C.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D.规律是客观的,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