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进行一次地理实验活动。其过程是将黄土装入木框内,在M侧种上苔藓和杂草,N侧裸露。培植两周左右,让植物成活。用砖头或小凳子将木框架起来使之呈斜坡状,在木框两个开口处的下方摆两个脸盆,再把带小孔的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放到支架下用手转动塑料饮料瓶,让水流泻干净。读图13并回答10~11题 。

10.关于该实验,正确的是
A.M侧的脸盆里水多、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B.N侧的脸盆里水少、水位变化慢且没有沙土
C. 该实验主要模拟水循环的大气降水环节
D.该实验主要验证植被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11.受实验所验证的地理原理启示,可用于下列地区的国土整治
A.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
B.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C.黄淮海平原的低洼地的治理
D.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的治理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也位于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海陆兼备,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D.领土跨纬度近50度,寒带、温带、热带都有

北回归线穿过的一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台湾、福建、浙江、云南 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广东、广西、海南、湖南 D.江西、广西、台湾、贵州

下列省区中,属于沿海省份的是

A.吉林省 B.甘肃省 C.云南省 D.江苏省

右图表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据此回答第39~40题。

下列因素对“四极”形成影响不大的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 D.洋流

影响图中甲地区农业发展的直接限制性因素是

A.地势高 B.气温低
C.降水少 D.冻土分布广

读下面有关材料,回答37~38题。
材料一:据新华社报道,200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预计2004年原油进口量将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我国在辽宁大连、山东黄岛、浙江的岙山、镇海筹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
材料二:

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石油体系的目的是为了
①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的影响  ②加快石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
③调节石油生产与消费的需求④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需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有
①靠近我国主要油田②石化发达的城市
③海运条件优越④接近消费市场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