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该DNA分子中,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 |
B.a酶与b酶切出的粘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 |
C.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
D.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该DNA分子进行反复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 |
(海南卷.22)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
(江苏卷.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
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
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
(课标I卷.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
(北京卷.1)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由T淋巴细胞产生 |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
C.可裂解乙肝病毒 | D.可被蛋白酶水解 |
(天津卷.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的抗性变异 |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