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导致土壤污染。


(1)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①要在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物理性质、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__________。
②在划线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
因是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③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
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有透明带菌落
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_,据此可筛选
出目的菌。
(2)为了生产用于治理该除草剂污染的微生物制剂,  
科研工作者研究了目的菌群体生长的规律,绘制
出该细菌的生长速率曲线(如右图)。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上述目的菌是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
B.扩大培养最好选择b时期的细菌接种,但此期最后阶段细菌数量已减少
C.c时期的细菌不再进行繁殖,有芽孢生成
D.d时期生活的细菌已经不能再合成初级代谢产物

(3)右图为目的菌合成某种氨基酸的代
谢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物
质):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来看,
酶I是_________酶;从物质结构的
角度来说调节方式②的实质是
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真核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有结合在内质网上的,有不结合在内质网上的,如果合成的是一种分泌型蛋白质,其氨基一端上有长度约为30个氨基酸的一段疏水性序列,能和内质网上的受体糖蛋白起反应。疏水性序列一合成后,即通过内质网膜进入囊腔中,接着合成的多肽链其余部分随之而入。在囊腔中,疏水性序列被除去,留下新合成的蛋白质。以后内质网囊腔和细胞膜融合,囊腔内的蛋白质就向细胞外排出。图乙为图甲3部分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图甲中的内质网属于型内质网, 结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并不是有异于其它核糖体,核糖体是否结合在内质网上,实际上是由决定的。
(2)囊腔中疏水性序列需用除去,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在切除疏水性序列后,在被运到细胞外面前,还要被运到加工。
(3)图甲中编码疏水性序列遗传密码在mRNA的处(填数字)。
(4)图乙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若该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是
(5)若要改造该蛋白分子,将图乙中甘氨酸变成缬氨酸(密码子为GUU、GUC、GUA、GUG),可以通过改变DNA上的一对碱基来实现,即由

某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根据图1结果推测,如果将A、B两种植物混合种植在一个密闭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的是
(2)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原因是
(3)实验二中,光照强度为a klx时,A植物产生[H]的场所是。B植株产生的O2的去路有
(4)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B植物的干重将

下面是几组同学所做的部分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所用试剂
A
植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鉴定
西瓜汁
斐林试剂
B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菠菜叶
酒精、 SiO2 、CaCO3
C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
盐酸、酒精、龙胆紫
D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鸡血
95%的酒精(冷却)
E
探究酶的专一性
淀粉、蔗糖、淀粉酶
碘液
F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澄清石灰水

(1)上述各组实验中,所选材料不合理的组别是。所用试剂不合理的组别是(以上均填表中字母)。
(2)在B组实验中,如果看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缺少下面两条色素带,原因可能是。在C组实验中,发现染色体着色较浅,原因可能是

(3)D组实验中,95%的冷却酒精的作用是;如果将鸡血换成菜花,则在释放核物质时的正确操作是

(4)F组实验按照下图设施正确步骤操作,如果两组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能否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对实验现象准确的描述应该是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探针。
(5)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①将转基因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1:1。
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________。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____________%。

DNA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有二重性,随着氯化钠溶液的变化而变化。
(1)请在下列氯化钠溶液中选出溶解度能使DNA析出最彻底的一种( )和溶解度最高的一种()

A.0.14mol/l B.2mol/l C.0.15mol/l D.0.3mol/l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却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____________,可以推测溶于酒精中的物质可能有____________。
(3)利用DNA与_____变蓝色的特性,将该物质作为鉴定______的试剂。其实验过程要点是向放有_____的试管中加热4ml的____。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___5min,待试管______,观察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这个实验也说明DNA耐___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