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22日,中国航天新闻网报道:继2008年1月在南极冰原最高点冰穹A架设中国南极小望远镜阵(CSTAR)之后,中国天文学家将在冰穹A上架设更为强大的南极施密特望远镜阵(AST3).读下图回答1-2题。 

1.在冰穹A上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不包括 
A.海拔高、极夜长         
B.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好 
C.灰尘少、少人工等光干扰 
D.气温低、纬度高
2.我国已经在冰穹A处建设完成了南极昆仑站,则我国科考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经常遇到大雪纷飞的天空    
B.看到太阳始终位于天顶附近 
C.建筑物的窗户都朝南       
D.寒冷干燥的东南风迎面而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0分)
太阳辐射能量巨大,其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其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
赤道永远昼夜平分,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方向不偏转。
北京时间即北京(116°E)的地方时 。
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金星、木星。
地幔以莫霍面与地壳分界。
岩浆岩在内力作用下直接转化成沉积岩。
地质循环是仅发生于地壳内部的物质运动。
冰斗、角峰为冰川侵蚀地貌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上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瀑布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形成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溶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下图所示相符的是

A.乙向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
B.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
C.甲阶段没有受到内、外力作用
D.乙向丙过程内力为主导,丙向丁过程外力为主导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软流层以下的部分 D.地壳和软流层

上图中m、n表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是纵波 B.n是横波
C.m传播速度较快 D.n在固态、液态、气态中都能传播

下列各地,地壳最厚处是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