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6、图7和表2,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非洲年降水量分布的总体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说明甲国a河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表2 甲国人口相关数据

(3)根据表2资料,说明甲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并简述其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4)可可和油棕是甲国家主要出口农产品,简述其发展可可和油棕产业的优势条件。
(5)指出甲国北部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和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任选其中一项说明其成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表是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


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比例(%)
苏州河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指数高污染严重)
年份
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
城市绿地
道路用地
其它用地
1989
44
22
2
12
20
7.2
2000
32
29
4
13
22
4.8
2006
18
34
8
16
24
4.4

(1)图中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形成图中丙岛的外力作用方式是________作用。
(2)图中化学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
(3)苏州河水质不断变好,其原因主要是工业用地面积____、城市绿地面积________。
(4)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5)简述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发展的影响。

读部分有关澳大利亚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

材料二: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流域是澳大利亚人的“生命线”和“食物篮”。据澳洲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居民迁移、灌溉和持续已久的干旱给“食物篮”造成了毁灭性影响。该报告者之一汤姆·哈顿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到2030年流经墨累河河口的流量将可能减少80%。墨累河流域的水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AB两地中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墨累河流域农业的地域类型是_________,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流域的“水”和“环境”问题突出,其中“水”的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环境”的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就“水”的问题简要说明解决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所示的阿德莱德市附近的山地为全澳大利亚著名的葡萄酒的产地,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该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盛产葡萄的气候优势: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我国黄河沿岸某区域及黄河支流R流域简图,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中斜纹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

材料二:R河流域面积8706km2,水土流失面积达8305km2,实测多年平均输沙量0.916亿吨,是黄河粗沙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水土保持的治理重点地区。
(1)图中斜纹阴影区域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该区域跨________、________ 和内蒙古三省区,该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 _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在图示区域主要能源外运方式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运输,请列举其中一条东西向干线名称,如:________线。
(3)图中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甲所在的省份炼铝工业地位较为突出,该省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该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请说明理由。

(5)据研究,近10年来R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81mm,且各年变化不大,而输入黄河的水沙却锐减,请简析其人为原因。

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河段水文站测绘的2001-2011年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三:攀枝花钒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2011年攀枝花工业产值统计表

产业
2011年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钢铁产业
456.32
23.1
化工产业
72.58
41.7
能源产业
236.76
32.5
钒钛产业
66.54
46.7
工业
969.33
34.0

(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共跨我国四川、云南和三个省,其优势能源主要有
(2)“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分别是
(3)目前,攀枝花工业中主导产业是产业;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4)描述2001-2011年甲河段年输沙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5)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2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极科考队于2011年11月2日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发,启动了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此次航程中,“雪龙”号科考船承担了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一船三站”的后勤保障和大洋考察任务。于当地时间2012年3月6日17时在中山站(经纬度约为690S,760E)启程回国。
材料二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等天体的研究。
(1)“雪龙”号启程回国时,北京时间为3月6日 ________时。
(2)(6分)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___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3)(2分)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
(4)(4分)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8分)简要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别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6)(6分)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分析其有利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