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东省梅州市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高。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积极整合各地资源,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大力推进与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着力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山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梅州市发展地区经济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推动“绿色崛起”必须把握好人民群众的期待,把强市与富民统一起来,让人民花丛人共享“绿色崛起”的成果。梅州市政府大力实施五年五百亿“民生计划”重点建设“十项民心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居民行路难,饮水难,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五大难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才能凝聚起实现“绿色崛起”的强大合力。
(2)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政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的依据。
材料三 梅州市由于地处山区,与珠三角城市相比,发展大工业受到很多限制,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梅州市选择了新的发展模式。梅州市在“绿色崛起”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环境优势,打造宜居城市,始终把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作为推动“绿色崛起”的关键,梅州市的一系列做法,为其它地区特别是广大山区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梅州市推动“绿色崛起”所遵循的方法论。
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图1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分析说明图1、图2之间的相互关系。
(3)电脑普及率将呈何种发展趋势?从不同角度举出两条理由。
2005年3月发行的某5年期国债于今年到期归还本金井支付全部利息,年利率3.81%.
不计复利.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发行时购买的1万元该国债,今年到期后可以获得多少利息?
(2)从理财的角度看。人们购买国债的理由有哪些?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2)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非常重视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为落实规划纲要,国务院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由中央财政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举办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
作为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的绿色照明工程,将逐步使用节能灯取代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财政补贴,国家在2009年推广节能灯1亿只,直接拉动社会消费10多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绿色照明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截至2009年5月,我国绿色照明企业总数已突破3000家,年产值近700亿元。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体现的政府活动原则,以及履行管理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家庭购买和使用节能灯的主要因素。如果企业要生产节能灯,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3)实施节能工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每个人牢固树立节能理念。请运用社会意识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节能理念。
中美关系是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中美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7月16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和商务部长骆家辉。温家宝说,当前中美各级别交往频繁,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反恐、防扩散等重大问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磋商和协调,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也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中美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共同利益,密切沟通与合作,妥善处理分歧,使双边关系更加稳固和富有活力。经贸和能源合作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两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双方发挥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等重要机制的作用,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平等协商,以开放、创新、共赢的精神推动合作,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
材料二 2009年7月17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举行奠基仪式。骆家辉表示,全世界都在期待明年世博会开幕,美国方面非常重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世博会将成为增进中美关系的一个良好契机,也会进一步促进美中双方在清洁能源、再生能源等领域展开合作。届时,中国上海也将向世界展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崭新形象。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辩证法道理?
(2)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中国上海如何向世界展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崭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