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1月13日,美国航天局宣布,该局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   )

A.物质离不开意识,意识也离不开物质
B.世界上只有不可认识之物,而没有尚未认识之物
C.分析是综合的前提和基础
D.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不少新的有利支撑和难得机遇。同时,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住发展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上述判断蕴含的哲理是
①科学的预见是人们成功实践的基本前提②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④把握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漫画《闻过则改》告诉我们应()

A.创新思维,突破陈规与陋习
B.抓住时机,促使问题的解决
C.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
D.统筹兼顾,抓住事物的关键

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必然的、无条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2014年,正值农历马年。春节期间,“马上有”句式拜年短信走红,“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加薪”等祝福语“万马奔腾”,“马上体”成为今年最流行的文体。回答下题
这些“马上有”尽管有调侃色彩,却反映了人们在就业、住房、涨薪等方面的期待,也传递着人们快马加鞭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这表明()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创造美好生活
③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这些祝福语中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焦虑;有励志的愿景,也掺杂一些浮躁的心态。“马上祝福”可以有,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马上心态”不可长。因为()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梦想就能照亮现实
D.事物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