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上讨论公众事件的多了;行政机关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多了;政府部门回应网友质疑和意见的速度快了;网络问责的力度越来越大了。这些深刻变化有利于
①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保障公民对政府的质询权
③拓宽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④政府了解民意、汇集民智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但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主要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
C.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
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愈演愈烈 |
濮存昕在一则公益广告中谈到,“有人这样问过我,播出的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陋习呢?我说不,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这表明
A.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不必干涉 |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 D.文化总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享受 |
2009年10月15日,第12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本届学术交流月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保增长、促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增强首都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学术交流,努力服务于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需要。材料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有人用“吃的是薯片、用的是芯片、看的是大片、穿的是名牌”形容在观念多元化、资讯大爆炸时代背景下成长的青少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C.文化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 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2010年10月25日,金正日热烈欢迎郭伯雄率中国高级军事代表团来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纪念活动,并对朝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平壤中朝友谊塔塔室内保存着10本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载有2.27万名烈士的名字。英雄烈士的故事凝成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无穷力量。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的实践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②优秀的文化直接推动着社会发展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优秀文化可以通过烈士故事自发获得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