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低浓度二氧化碳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 。0~25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2)当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min,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 ,原因是 。
(3)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在短时间内将 。
(4)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
(5)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中A植物的干重将 ,B植物的干重将 。
有人试图在棉田中喷洒一定量脱落酸以除去叶片便于机械采摘棉花,但效果不明显,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原因。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生长状态相同的棉花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做
如下图处理,其中甲组保留顶芽,乙丙两组则去除顶芽。
(1)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___ _______。
(2)丙组中X处应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 ________。
(3)比较甲乙丙三组叶片脱落的先后情况,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生长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生长素对脱落酸无抑制作用。
如图A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图B表示参与该过程的b细胞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K293回答下列问题:
图B 图A
(1)b细胞为___________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__。
(2)d细胞是______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来的。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则会对机体免疫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时,能否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若能,请说明免疫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2)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
(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
(4)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氨基酸 |
丙氨酸 |
苏氨酸 |
精氨酸 |
色氨酸 |
密码子 |
GCA |
ACU |
CGU |
UGG |
GCG |
ACC |
CGC |
—— |
|
GCC |
ACA |
CGA |
—— |
|
GCU |
ACG |
CGG |
—— |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__。
(2)生物体中[1]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种。
(3)根据图并参考右表分析:[ 1 ]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1)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2)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膜。
(3)植物体中主动运输消耗的ATP来源于: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