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为我国某市支柱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在I阶段
A、工业布局在原料产地 B、生产技术条件要求高
C、企业专业分工程度高 D、工业规模大
15.与Ⅱ阶段相比,Ⅲ阶段的新变化有
A、劳动力和资金需求增多 B、工业产品更新周期缩长
C、企业工人多,规模大 D、对交通通达度要求提高
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下面试题。“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 B.北半球、西半球 |
C.南半球、东半球 | D.南半球、西半球 |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
C.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处于极夜期 |
D.太阳公转速度比较慢 |
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关于图中甲、乙、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皆位于西半球 | B.甲、乙在东半球,丙在西半球 |
C.丙在乙的西南方向 | D.甲在丙的东北方向 |
若甲船于3月18日10时(区时)起,经过1小时40分钟越过了180°经线,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
A.3月18日10时40分 | B.3月19日11时40分 |
C.3月17日8时20分 | D.3月17日11时40分 |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2题。①地的地理坐标是
A.20°S,20°E | B.20°S,20°W |
C.20°S,60°E | D.20°N,40°E |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 |
B.③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 |
C.③、④两地的地方时相差80分钟 |
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 |
国庆前后,我国将在西昌(28°N,102°E)卫星发射中心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1~3题。太原发射中心(38°N,112.5°E)同西昌两地的地球自转速度比较
A.太原的线速度大 | B.线速度一样大 |
C.西昌的角速度大 | D.角速度一样大 |
“嫦娥2号”将为进一步探测月球和月球以外的深空奠定基础,也将使我国建立月球基地天文台成为可能。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有利于光学天文观测的条件是
A.存在大气散射 | B.没有大气的影响 |
C.温度变化悬殊 | D.太阳辐射强烈 |
此次发射的卫星将加速我国
A.对宇宙空间矿产资源的利用 | B.对空间太阳能资源的利用 |
C.对宇宙空间环境的了解与研究 | D.对空间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分界线 |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 D.晨昏线始终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