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图11),回答16~17题。

16.关于Ⅰ、Ⅱ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作用
B.Ⅱ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表现为侵蚀作用
C.Ⅰ区域的河道在流水作用下向南弯曲
D.Ⅱ区域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槽形
17.有关该河流的假设成立的是
A.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每年有一次明显的汛期
B.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Ⅱ区域的河段易发生凌汛
C.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D.若该河流位于云贵地区,则某些河段可能下渗严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12-13题

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80米 B.40米
C.10米 D.110米

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甲 B.乙 C.丙 D.丁

在地形剖面图上,水平比例尺不变,垂直比例尺扩大,则
①更能体现地表起伏状况②可能会改变山高或河长
③会使水流更快,水能更丰富④不会改变坡度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对以上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图反映的地貌大多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
B.②图的等高距为100米
C.③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300米
D.若④图位于我国东南部,则西坡降水量往往多于东坡

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若比例尺相同,坡度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回答7-8题。
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1:1000000 B.五千万分之一
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100千米

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A.80厘米 B.40厘米 C.60厘米 D.20厘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