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战略转移”是指
| A.秋收起义 | B.井冈山会师 | C.红军长征 | D.西安事变 |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
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
|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
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
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
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是
①工业革命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③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④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
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
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
|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
|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
|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
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
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
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