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一二·九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

A.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C.《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 D.《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

一战后,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创作了《荒原》。诗人笔下的“荒原”,荒是水荒,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这一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决策者态度的变化被流行的学术观点所强化了。凯恩斯主义者们被疏远了,失去了他们对政策的影响力。”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
C.经济危机和“滞胀”的出现 D.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出现

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种现象被帝国主义者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这一称号在1945年后的美国使用尤其普遍。这一现象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战时共产主义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1870年以后,在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中,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又发生另一变化,这种新形式的突出的特点表现在投资银行家开始成为在经济事业中居支配地位的人物。”材料观点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

A.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B.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C.金融资本主义的兴起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