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
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
C.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细胞结构 |
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乳糖 |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一定大于曲线②和③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
B.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是由膜蛋白实现的 |
C.丙酮酸的分解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
D.只有动物细胞才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B.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
C.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
D.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 |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分子物质都可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
B.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不产生CO2 |
C.酶在细胞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
D.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都有能量转换功能 |
下列各项应用中,没有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A.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 B.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
C.光照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 D.稻田定期排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