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o
A【经济学常识】
新自由主义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右翼势力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资的依赖,严重弱化了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1)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
B【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在我国,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1953年我国制定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至今共进行了6次修改。选举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1)请简要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有人认为:“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就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好的发
挥。”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2014年11月份74个城市日空气质量分布:

浙江省在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杭州2014年11月杭州空气质量指数:
注1:空气质量优(0—50),良(51—100),轻度污染(101-150),中度污染(151—200),重度污染(201—300),严重污染(大于300)
注2:2014年GDP增速中国7.7%、浙江省8.2%。
材料二:造成空气质量差因素主要有工业企业污染物,一些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形成了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乱铺摊子、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低、能源资源浪费大;类燃烧设备技术及制造水平较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术缺乏,能源利用率不高。同时城市的发展密度高,人们生活中煤和油燃烧,车辆、船舶、飞机、汽车的尾气,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微粒、重金属等污染物,也是雾霾天气的元凶。
材料三: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上指出: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企业和消费”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
(3)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

2015年初,我国许多地区纷纷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雾霾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因预测未来三天空气重污染,某市政府于2015年1月26日下发《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通知》,依据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规定,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实施三级(黄色)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自24日零时开始,至重污染天气预警解除,在限行区域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等用于特殊服务和民生服务的机动车不在限行之列。雾霾天气限行措施主要是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目的。此次雾霾限行得到包括司机在内的广大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结合材,分析针对此次雾霾该市政府采取限行措施的哲学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我国构建合作共赢的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大构想。
材料二:自2000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许多政策举措,投入了大量的经济资源来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使得西部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打破国内东中西部之间梯度发展的格局,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又一次机遇。
结合以上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具有怎样的经济意义?

2015年3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阅读如下两会材料,回答相应问题。材料一2015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摘要(部分)


2014 年成绩
2015 年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7.4%
7%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322 万人
1000 万人以上
能耗强度下降
4.8%
3.1%

(1)材料一反映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重要问题?(6 分)
(2)在我国一些地方,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对稳增长、促进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担心会影响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成为这些地方政府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大顾虑,使节能减排工作陷入踯躅不前状态。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8 分)
材料二:2015 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做好 2022 年冬奥会申办工作。
(3)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二中所述举措的依据有哪些?(12 分)
材料三:近几年,我国的“两会”变得越来越开放,不仅向媒体开放,而且特意为民众开辟了互动空间,民
众对“两会”的参与度比以往提高不少。但与此同时,一些人有渠道不主动用、乱用渠道发泄私愤等不合理、不合法现象仍然部分存在。
(4)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两会”走向开放的意义,并谈谈我国民众应如何参与“两会”事务。(12 分)
(5)完成新一年的政府工作目标,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主张的合理性。(14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商品交易的重要途径。2014天猫双十一网购节的成交总额最终定格在571.12亿元,其中移动交易额达到243亿元,物流订单2.78亿,新的网上零售交易纪录诞生。由于担心用鼠标购物“不安全”,也有很多人对网络购物持反对意见。究竟如何看待“网络购物”?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现请你参与其中:
【交流观点】

观点一
赞成网购。理由如下:
1.方便。不出家门就可以完成购物。
2.信息量大,可比性强,无需为了解价格而跑很多商家,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
3.网络运行成本低,相对于商场超市,价格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和竞争力。


观点二
反对网购,理由如下:
1.产品抽象,只能在网上看到图片,无法完全感知产品的质量。
2.购物网店无实体,无固定营业场所,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
3.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欺诈现象。

(1)你是否赞成网络购物?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深入论证】
在探究活动中,赞成网购的同学们重点分析了网购的积极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网购拓宽了消费渠道,促进了产品生产的多样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加工、邮寄、运输等行业的空前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消费展示了消费个性,增强了消费者的满足感,提高了消费者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
(2)同学们得出的上述结论体现了消费反作用的哪些方面?
【政策建议】
针对网络购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同学们一致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政府更是责无旁贷。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为解决网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如何正确履行其经济职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