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
(1)关于材料一中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滨州市的等级比济南高,服务范围比寿光小 |
B.图示区域的城市体系中,济南为第一级城市 |
C.滨州市与东营市之间有明确的区域界线 |
D.东营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
(2)材料二中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主要是通过________技术获取的,从中可以看出,从1984年至2006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
(3)2009年3月,东营市市长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作为‘石油城’,东营不能等资源枯竭了才考虑转型”。请为东营市的经济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
(14分)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此时北半球节气为;试描述此节气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特征及纬度变化规律。
(2)图甲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为:纬度、经度;此时北京时间为时。
(3)这一天临沂(约35°N,118°E)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此日以后6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北)移动,此期间临沂市面南朝阳教学楼室内正午光照面积逐渐(增大/减小)。
(4)图甲所示的节气,地球公转至图乙中的位置附近,其公转速度较。
(5)图甲A、D、E、B四点正处于(晨/昏)线上,E点的昼长为小时;由A向D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偏向。(东/西)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8月正式确定商丘市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商丘市地处河南与山东、江苏、安徽的接合部,农业优势突出,资源禀赋较好,交通区位重要,发展前景广阔,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二 中原经济区范围示意图。
(1)简述产业转移对我国该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述河南省商丘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4分)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读欧洲西部工业区(图甲)和辽中南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是德国鲁尔工业区,图乙是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它们都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对比两个工业区的交通条件:在工业区发展早期,A工业区主要利用运输,辽中南主要利用运输。(2分)
(2)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下表内容
(3)与A工业区相同,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如
、等。(2分)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辽中南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2分至少写2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图甲、图乙)。
材料二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中线调水工程的起点是__________。
(2)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华北、西北)。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与中线工程相比,东线的主要不利条件是什么?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4)小明、小强两同学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①小明认为:利大于弊;②小强认为:弊大于利。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了解区域的地理背景和人地关系,是探寻区域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结合鄱阳湖平原区域图(图甲)和南昌气候资料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地地形类型是,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2)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分析对水稻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3)鄱阳湖为主体的鄱阳湖流域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鄱阳湖流域内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湖泊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4)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图示西南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