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是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
2010年新年的第一天,胡锦涛在河北廊坊市三河市李旗庄镇查马坊村实地考察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时,就给中国的农民带来了好消息:中央还将下发2010年一号文件,出台一批新的强农惠农政策。这将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锁定“三农”。
其实,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在1982-1986年,连续五年都关注农村工作,中央一号文件的“惠顾”,解决了农村体制上的阻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激发。 从2004年起,连续6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成效显著。从2004-2008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分别是6 .8%、6.2%、7.4%、9.5%、8.0%。据统计,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增产,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
运用经济常识知识,简要分析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有的人总是羡慕别人机遇好,而哀叹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肩而过。对此,你的理解是( )
A.机遇是外因,外因可以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 |
B.机遇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
C.机遇是外因,对事物发展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
D.机遇是内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改善和修复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工表明( )
A.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B.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
C.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D.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能被消灭 |
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是因为()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
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
C.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
D.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生小孩被母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事例,这些“狼孩”有的虽已长到七、八岁,甚至十几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以上事例证明( )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B.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 |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D.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
近年来,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环境恶化,已成为阻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防止肆意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就必须不断地强化国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国民的环保责任,培养国民的环保习惯。之所以要强化环保意识,提高国民环保责任感,从哲学上讲主要是因为( )
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
B.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D.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