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人大代表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 ②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③履行最高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 ④对政府负责,政府有权罢免不称职代表
A.①② | B.③④ | C.① | D.② |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这就是说
A.矛盾是指回答问题时首尾“打架”的现象 |
B.矛盾是人的认识所不能反映的东西 |
C.矛盾不仅是字面上的,而且是事物本身的 |
D.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客观的东西 |
2006年3月7日,印度宗教圣地瓦拉纶纳西发生恐怖爆炸事件。中国政府强烈谴责这一针对无辜平民的恐怖事件,并重申愿意与联合国进一步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打击恐怖主义,捍卫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上述材料表明
A.谴责和反对恐怖主义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 |
B.恐怖主义行为危害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 |
C.打击恐怖主义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对话与合作 |
D.恐怖主义行为损害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 |
“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这一要求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
C.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我国国家机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集中到一点就是要
A.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提高国家机关的办事效率 |
C.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
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从人才总量上看,我国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远不相适应。”这则材料坚持了这样一个唯物论原则
A.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
B.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
C.规律有其客观性 |
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