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1900 、1950 及1980 三年,在甲桥上游20 公里至下游40 公里的范围中,测得的河水溶氧量。假设河水的溶氧量是与污染程度成反比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1900 年时,甲桥附近地区的污染比1950年时严重 |
B.由于环保意识的抬头,从1900 年到1980年的80 年间,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似乎有持续改善的趋势 |
C.在1980 年时,甲桥附近同地区的污染比1900 年时轻微 |
D.距离甲桥愈远,所测得的污染愈严重 |
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不正确的是( )
A.图①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 |
B.图②、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
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之比为1:2:2,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时期 |
D.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细胞分裂完成后将形成为2个精子细胞或第二极体 |
下列与细胞分化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子形成幼苗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直接相关 |
B.红细胞的形成与基因表达有关而与细胞分化无关 |
C.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植物细胞再分化的结果 |
D.癌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无关 |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膜通透性降低,癌变细胞膜的黏着性增强 |
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
C.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
D.衰老、死亡的细胞可被浆细胞清除,癌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裂解 |
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下列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
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时期有0~2h、19.3~21.3 h、38.6~40.6h |
C.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0~19.3 h、19.3~38.6 h来表示 |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 |
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如下表:
O2浓度 变化量 |
0 |
1% |
2% |
3% |
5% |
7% |
10% |
15% |
20% |
25% |
O2吸收量/mol |
0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8 |
CO2释放量/mol |
1 |
0.8 |
0.6 |
0.5 |
0.4 |
0.5 |
0.6 |
0.7 |
0.8 |
0.8 |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和3%~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B.贮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
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和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