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8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必须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回答1-3题。强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的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 C.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
会议强调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主要体现
| A.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 B.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
| C.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D.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
财政部在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2010年还将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还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更好满足广大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这说明,在解决三农问题中,财政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组织财政收入 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④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
|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法》。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决定权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2949名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并集体表决批准了这个报告。上述材料体现了
| A.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
| B.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
| C.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
| D.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 |
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2949名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并集体表决批准了这个报告。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民代表权利的有
| A.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
| B.在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
| C.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
| D.接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
胡锦涛主席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决保卫国家安全。下列关于国家的表述不正确的
| A.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构成 |
| B.国家具有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 |
| C.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 |
| D.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是政权 |
下列属于我国政府为了提升“软实力”而履行的职能有()
①中国与法国等国家合作举办“中国文化年”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③国务院把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范围
④中国消费者协会要求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