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回答1—2题。2009年6月7日(藏历四月十五日),在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族民众心中是佛吉祥日,藏语为萨嘎达瓦节。从凌晨到午后,拉萨古城内外至少有十万名的信众在转经、施舍、放生、过林卡,在交通民警的引导下,信众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井然有序。材料说明()
①我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②民族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全国赫哲族人口有4000多人,但目前能用赫哲语交际的最多不超过60岁以上的老人,稍微能讲一些赫哲语的最多不超过50人。我国政府为了使这一语言得以留传,采取兴办民族教育等多种措施加以抢救,这充分说明()
A.我国各民族实现了教育文化的繁荣 |
B.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正在日益融合 |
C.共同语言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 |
D.我国各民族在使用语言文字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
2014年央视春晚,由匈牙利人演绎的舞蹈《符号中国》,以其独特的创意和充满中国元素的画面,令我们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这说明( )
①各国文化既相互交流又逐渐趋同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生的想念。......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回来,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一坛坛不是老兵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 。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栏目组对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这说明( )
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两岸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④团结统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春节贴窗花,换春联,放鞭炮等,都是民间的零散的生活化的庆节活动。有专家提出设计古有的又有现代气息的传统节日仪式体系,在国家层面上举行公众庆典,以展现中华文化的尊严和气派,对文化传承能起更大的作用。传承文化,节日仪式的作用是( )
①展现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对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进行保护和弘扬 ④集中展现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感情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哲学讨论课上,—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座谈会于2013年10月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持。之所以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是基于()
A.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之科学” |
B.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理论发展的巅峰 |
C.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和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