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经济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回答1—2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是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数次审议,最后才获通过,成为正式的法律。这说明( )
①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掌握我国的国家立法权
③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
④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从经济学角度看,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的必要性在于( )
①是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的要求
②是鼓励和规范市场竞争的要求
③是健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要求
④是发挥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天津、河北将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三地协调机制,争取实现1+1>2的效果。从哲学上看,要实现1+1>2,要求我们注重()
| A.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
| B.用部分的变化推动事物整体的发展 |
| C.重视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影响和作用 |
| D.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小分子硫醇一直以来被视为消除生命体有害物质的“清道夫”。日前,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它们除了具有清除毒害的保护性功能,还具备“导演”抗生素精密合成的建设性功能。该发现揭示了以硫醇化学为核心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改变了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为设计和创造新型人造“生命细胞”并在“细胞工厂”中实现含糖单元的新型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这说明了()
①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传统认识被推翻
②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认识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③人类对于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为设计和创造“生命细胞”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人类可以在对小分子硫醇的新认识的指导下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农夫的老驴子不小心跌进了一个深坑。不忍心看着它痛苦而死,决定往坑里填土,把老驴闷死。老驴镇静了下来,每次土打到背上,它就用力抖掉,然后踏着土块,往上走一步。不管土块打在背上有多疼痛,那只老驴子就是不让自己放弃。活着的信念让它充满力量,终于安全地回到地上。《困驴》的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决定作用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名句与下图漫画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②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
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④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着才知道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