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8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必须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回答1-3题。强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的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 C.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
会议强调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主要体现
| A.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 B.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
| C.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D.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
财政部在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增长20.2%。2010年还将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还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更好满足广大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这说明,在解决三农问题中,财政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组织财政收入 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④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
|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2015年11月1日,韩国首尔韩电艺术中心举行“中国旅游年”闭幕仪式。李玉刚应邀为国际友人献唱《梨花颂》、《莲花》等东方唯美歌曲。他的妆容歌舞和对中国特色文化的诠释令中韩嘉宾赞叹不已。李玉刚的表演
①创新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手段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5月28日,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将在杭州开幕,打头的戏正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第十二夜》——特别的是,这是浙江话剧团(简称浙话)第一次用儿童剧的方式来展现莎翁剧,也是国内第一次有剧团做莎士比亚儿童剧。该剧在国内一上演,就受到小学生的热烈欢迎。这说明
| A.实践中产生与发展的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与普遍规律 |
| B.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
| 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文化内容的不断创新 |
| D.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
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于2015年7月8日在德国波恩闭幕,大会审议通过了24处新世界遗产,其中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为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今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令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下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各国的文化遗产都是世界遗产
③各国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亲,外面好冷,请随手关门”这是我校一教室门口贴出的小标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
| B.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
| 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
近年来,重庆市某县把传统竹帘制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有效的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小小的民间传统工艺在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县的做法
①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②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机交融
③实现了传统工艺的现实传承
④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