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物质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
B.物质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总和 |
C.物质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
D.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
沪杭高铁开通,从杭州火车站到上海虹桥车站,大约41分钟时间,上海杭州两座城市从此进入了“同城时代”。这表明
A.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
B.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人对事物的联系也是无所不能的 |
C.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
D.联系是多样的,但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
有一则牛奶广告这样说:“是牛奶吗”,“不是,是特伦苏”。这样的广告语固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从哲学角度看,这段广告语违背了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 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得到的 |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