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答1—3题。某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设立了多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方面的作用,逐步得到基层群众的认可。该区还计划将联络站的工作情况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并探索将代表接访纳入调解体系。这一材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 B.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与要求是人大代表的职责 | 
| C.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愿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 
| D.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具体应用法律时作出的解释(即司法解释),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这说明()
①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②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人大常委会的权力不断扩大④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纳入规范化和程序化轨道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有提案权,但又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在于提案()
| A.通过后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 B.是否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 
| C.是否有一定的制度保障 | D.是否可以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 |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外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部分,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深圳发展中有这样三句口号“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做结论。”这是强调
| A.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 C.在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D.盲目实践也能成功 | 
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 
|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 D.意识是认识主体的纯主观感受 | 
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意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就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 B.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 
| C.事物都是发展的 |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五年间我国GDP总值在世界的排位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我国的发展表明
 ①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