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回答19—21题。新医改在大家的关注下一路走来
时间 |
措 施 |
2006.09.26 |
医改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在网上开通“我为医改建言献策”栏目,并通过热线电话,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
2007.03.23 |
工作小组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机构开展“医改总体思路和框架设计”的独立研究 |
2008.04.11 |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医改工作座谈会,听取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负责人、教师、城乡居民等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
2008.10.14 |
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问计于民 |
2009.02.05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医改文件。 |
2009.04.06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
2009.07.24 |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
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②专家咨询制度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09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明确了2009年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安排。这一举措体现了
A.树立权威是政府的根本目的 B.政府加强立法工作,行使立法权
C.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D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新医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提出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为此,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三年内医改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坚持基本医疗卫生姓“公”
①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意味着政府的卫生财政投入会加大
②消除了城乡发展差距,维护了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③有利于减轻居民负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高国民素质
④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预计2013年中国外需环境依然严峻,外贸出口增幅难有较大幅度增长。以下有利于扩大出口,提高经济增速的宏观经济政策有( )
①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盈利水平
②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努力扩大国内需求
③提高出口退税率,缓解出口企业经营压力
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扩大积累基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12年12月11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1-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08 9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 594亿元,但总体看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4.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幅同比回落14.9个百分点。下列影响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的因素可能有( )
①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
②价格涨幅升高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出厂价格同比上升
③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旺盛
④2012年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较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5个单位,需求增加10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5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2013年1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有关协议,阻止了美国财政悬崖。所谓“财政悬崖”,是指美国将在2013年1月1日同时出现税收增加与开支减少局面,即增税与减支这两项政策叠加在一起,使政府财政状况面临崩溃。据此回答题。如果美国陷入财政悬崖,可能带来的直接影响有( )
A.居民、企业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减少 |
B.居民消费和企业支出减少,失业增加 |
C.美国经济下行,加剧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困境 |
D.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元贬值导致中国美元储备价值缩水 |
1月2日美众议院通过参议院财政悬崖法案,阻止了美国跌下大规模削减开支和提高税率的财政悬崖。随后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全球各地股市均出现大幅度攀升。这说明( )
①各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加深
②美国经济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全球化,风险全球化
④经济全球化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影响到他国甚至全世界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发展的实质是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B.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
C.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 D.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 |